(原标题:”中美通过竞争纠正彼此,将有利于日本”)
据《日本经济新闻》1月27日报道,日本前驻美国大使、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理事长佐佐江贤一郎接受采访称,中美竞争或对日本有利,日本应发挥“侧面支持”作用,确保两国的谈判和对话“软着陆”。
佐佐江贤一郎曾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任期担任驻美大使。他说,特朗普可能会以对华加征关税为杠杆,与中方开启谈判,并就此声称,如果美国和中国能够通过竞争“纠正彼此的扭曲”,“将对日本有利”。
佐佐江贤一郎宣称,日本、美国等七国集团(G7)国家对中国所谓“不透明的补贴政策和生产过剩体系”感到担忧,但“只有美国才能解决中国的结构性问题”。
按照他的说法,为防止中美谈判“偏离轨道、滑向战争”,日本在当中“应通过侧面支持,使其实现软着陆”。他呼吁日本在加强与美国关系的同时,也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日本前驻美国大使佐佐江贤一郎 《日本经济新闻》
至于奉行“美国优先”、即使对盟友也“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将如何处理美日关系,佐佐江贤一郎称他“并不担心”。在他看来,从特朗普首个任期到后来的拜登政府,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对中国的警惕已经超越了党派分歧,美国政坛对日美同盟重要性的认识也在加深。
尽管如此,日本媒体一直对特朗普2.0忧心忡忡,认为特朗普新政府很可能会继续提出让日本大幅提高防卫开支,承担更多驻日美军驻留费用,以及威胁对日本钢铁、铝和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等。此外,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来几次寻求在特朗普上任前与其接触,却屡遭冷遇,也让舆论猜测两人是否可能“合不来”。
报道说,对于特朗普或要求日本增加防卫费,佐佐江贤一郎并没有否定其可能性,只呼吁“无论美国如何要求,日本都应自主判断”。关于仍在筹备中的日美首脑会谈,他则强调不应在会晤前对二人关系下判断,称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也并非从一开始就认为与特朗普合得来,后来才逐渐加深关系。
佐佐江贤一郎还呼吁石破茂在特朗普面前“不要伪装自己,应以真诚的态度展现真实的自我”,并建议日本政府在与特朗普打交道时,利用特朗普“讨厌多边机制”、偏好通过“一对一”的双边谈判进行交易的特点,推动两国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加深日美关系。
他提到,日本制铁公司(日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美钢)此前被拜登政府叫停,日本有必要就此事与特朗普“展开交易”。尽管特朗普此前也公开表示,“坚决反对”收购,但佐佐江贤一郎认为,日方可以通过政府、企业和民间的共同努力,向美方阐明此举符合双方利益,促使特朗普重新考虑相关决定。
针对一些声音炒作中国产业补贴政策和“产能过剩”话题,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已多次予以驳斥。去年4月19日的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应询表示,当今时代,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不同国家的产能高低是各自比较优势决定的,必须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理性看待。
中方指出,产业补贴政策源于美欧,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始终坚持公平、透明、非歧视原则,不存在世贸组织规定的禁止性补贴。
在本月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尽管中美之间有分歧和摩擦,但是两国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是巨大的。双方可以就此加强对话和协商。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也不利于世界。
延伸阅读
美两院扬言:中国“发大财了”,得取消“最惠国待遇”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中美贸易关系波诡云谲。尽管他在对华加税问题上的动作较预期“温和”,被外媒认为旨在释放与中国谈判的意愿,但就在当地时间1月23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再次抛出法案,扬言取消二十多年来美国给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PNTR,即最惠国待遇),分阶段征收高额关税,并终止对低价值中国进口产品的“小额豁免”的免税待遇。
这并非美国政客首次采取类似动作,而所谓“损害美国制造业”“保护国家安全”是他们借以攻击中国的口头禅。专家认为,取消中国PNTR地位是一次性质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深远的冲突升级,影响甚至大于全面加税。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去年12月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曾警告,撤销中国这一地位将损害美国工业部门,并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这与支持者的初衷背道而驰。
对于美政客此番倒行逆施,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驳斥称,任何此类举动都将损害中美双方的利益。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说:“一些美国政客试图倒转历史,将中美经贸关系拖回到冷战时代。”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0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美政客嚷嚷:中国“发了财”,美国丢了数百万就业
此前,特朗普在就任总统当天(20日)发布备忘录,要求内阁评估有关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立法。
综合福克斯新闻和路透社等媒体报道,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23日在参议院重新提出了所谓《恢复贸易公平法案》(Restoring Trade Fairness Act),印第安纳州共和党参议员吉姆·班克斯(Jim Banks)是共同提案人。该法案也在众议院得到了两党的支持,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与纽约州众议员汤姆·索兹(Tom Suozzi)一起介绍了这项法案。
美政客在法案中宣称,将对自中国进口非战略商品征收最低35%的关税,对战略商品征收100%的关税,并在五年内分阶段实施——第一年为10%,第二年为25%,第四年为50%,第五年为100%。法案还将终止给予中国等国进口产品的“小额免税待遇”,即不再设有进口商品价值低于800美元门槛就无需缴纳关税的政策。根据该法案,由此产生的税收收入将用于补偿可能因中国报复措施而受损的农民和制造商,以及采购对潜在军事冲突至关重要的关键军需品。
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前身为“最惠国待遇”。在国际经济中,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非歧视性的贸易政策,即一个国家向其所有贸易伙伴提供相同的税率以及进口配额等等。
在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美国政府曾逐年审议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2000年,在美国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指示下,美国国会投票决定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铺平了道路。
这意味着美国不必逐年审议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中美之间享受最优惠的关税,进口配额,免去一些检查等等。
这一待遇的确立是中美双向互惠、中美贸易关系稳定的基石,从根本上改变了两国贸易往来的格局。此后,中美两国的贸易额大增——美国消费者得以购买到低价的中国进口商品,2000年到2024年间,中国对美出口额从约500亿美元增至约5000亿美元,翻了10倍。
享有最惠国待遇地位的国家平均关税税率约为3%。不过,特朗普一直抨击中国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并誓言要对中国商品征收更多关税。特朗普首届政府时期,美国针对中国商品按行业加征的额外关税,使得中国面临的关税税率更高。
路透社称,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对中国一波波征收的关税,实际上已经终止了对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待遇。
二十多年来,美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的占比从1997年的25%降至2019年的17%。这也成了批评者攻击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的借口,他们抱怨美国企业将制造业外包至中国,而中美重新加剧的紧张关系可能导致供应链问题。
科顿在提出这项法案时宣称,永久正常贸易地位让中国“发了财”,而美国损失了数百万就业机会。
穆勒纳尔在介绍法案时也炒作称,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掀起了一股中国进口浪潮,耗尽了美国制造业,使美国容易受到“首要对手”的经济“胁迫”。
“这场赌博失败了。”穆勒纳尔在一份声明中称,“这项立法将保障美国的国家安全,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并将制造业工作岗位带回美国和我们的盟友。”
对于美国两院此举,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驳斥说,任何此类举动都将损害中美双方的利益。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说:“一些美国政客试图倒转历史,将中美经贸关系拖回到冷战时代。”
议员推出法案只是立法程序的开始,该法案若要成为法律,必须在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和参议院全会通过,然后由总统特朗普签署。两党议员都表示,他们希望提高美国公司与中国竞争的能力。
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是挑动取消中国PNTR地位的急先锋 彭博社
其实这并非美国政客首次采取类似动作。去年11月19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在年度报告中就正式建议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穆勒纳尔当时也推出法案,同样要求正式终止中国的PNTR地位。
USCC抹黑称,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让中国在窃取知识产权以及操纵市场的情况下,获得与美国盟友同等的贸易待遇。”穆勒纳尔说,取消这项待遇将“保护我们的国家安全,支持供应链韧性,并将制造业工作岗位带回美国和我们的盟友。”
美国若取消中国PNTR,影响几何?
目前,美国仅与四个国家没有正常贸易关系:白俄罗斯、古巴、朝鲜和俄罗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撤销了俄罗斯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同样在2022年,因白俄罗斯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美国撤销了其相关地位。
针对美国政客声称要取消对中国最惠国待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屠新泉此前撰文分析指出,如果特朗普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影响甚至大于全面加税。
文章指出,取消中国PNTR地位是一次性质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深远的冲突升级。一方面,最惠国待遇是WTO规则要求每个成员给予其他成员的基本待遇,若美国取消对中国最惠国待遇,也就相当于宣布双方经贸关系完全脱离WTO框架。另一方面,美国确立中国的PNTR地位是2000年美国国会立法通过、美国总统签字批准的正式法律,彻底取消中国PNTR地位意味着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非总统个人偏好,具有外交意义。
屠新泉说,特朗普就职后取消中国PNTR地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如何实施仍有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行政命令或立法手段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文章认为,中国的应对措施不应以改变美国政策为目的,而应以维护中国企业、产业和经济发展利益为宗旨。
对于撤销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可能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美国国内仍存在广泛担忧。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去年12月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中称,即便中国不采取报复措施,撤销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也会“导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基线预测出现短期下降”。
该分析发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撤销这一地位将损害美国工业部门,并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这与支持者的初衷背道而驰。”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