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必将进入印钞狂潮……

2025,全球必将进入印钞狂潮……

文/杨国英

“特朗普的过激言论,在他正式上任时必将修正,而美联储宽松在整个2025事实也不会停止”——这是我1月上旬文章讲的,当时,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对特朗普的过激言论忧心忡忡,担心美联储2025会彻底停止降息、部分甚至担心美联储2025会进入再次加息区间。

但事实证明,我的预判对了。

一周前的达沃斯论坛,特朗普发布视频演讲,在演讲中,特朗普强调,“随着油价下跌,他会要求立即降低利率,世界各地利率同样应该下降。”

前天,在美联储宣布暂时维持美国当前利率不变(保持在4.25%-4.5%之间)之后,特朗普随即在Truth Social批评美联储,“如果美联储少花些时间在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别意识形态、‘绿色’能源和虚假的气候变化上,通胀就不会成为问题”——言下之意,通胀预期是个伪命题,是可以解决的,美联储应该尽快进入宽松的货币政策区间。

研判全球宏观,离不开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判。

研判中国宏观,事实也离不开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判,个人认为,尽管过去10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加,但是,至少目前,中国货币政策、以及由此派生预期中国流动性,美联储货币政策仍然占到60%左右的权重。

也就是说,之于中期而言,如果美联储不宽松,中国央行即便可以选择宽松,但宽松尺度是存在结构性约束的。反之,之于中期而言,如果美联储继续宽松,中国央行的宽松尺度,则可以显著放大——因为,中美之间的利率差,对中美之间的汇率差,构成直接的影响。

所以,在最近一周特朗普连续两次喊话美联储降息之后,可以预期,美联储最迟3月份超大概率会重启降息,同时,2025年全年美联储超大概率仍会降息100个基点(调整到3.25%-3.5%之间)。

有些人可能会扯什么美联储政策独立性之类的,我告诉你,美联储货币政策只存在相对独立性、而从来不存在绝对独立性——而在美国参众两院甚至最高法均被特朗普掌控之下,现在美联储的独立性,相对过去,事实更是要显著打折。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美国经济,事实也已经进入一个拐点区间(刚刚发布的美国四季度年化季环比GDP增长初值2.3%已经低于预期),这一拐点区间的信号,不仅仅表明美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而且,这更意味着,一旦由人工智能带来的资本红利(非经营红利)衰退,那么,这很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迎来阶段性的重挫。

针对后者,春节期间美国资本市场已经开始突显,DeepSeek的一记旋风,竟然重创了以英伟达为首的一大批美国科技巨头,这与其说DeepSeek的冲击力太猛,还不如说美国科技巨头的泡沫力太大。

所以,2025,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美联储的降息仍将持续,整体尺度超大概率不会低于2024年(100个基点)。

。注意,就在昨天,欧洲央行再次启动降息(降息25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6月以来的第5次降息。

。还有,前天,瑞典央行和加拿大央行也继续启动降息,分别降息25个基点,在这一次降息之后,瑞典央行和加拿大央行2024年以来的累计降息已经分别高达175个和200个基点。

这是2025年全球流动性持续释放的信号,现在的全球发达经济体,除了美国还能保持相对强势(当然,也已经进入阶段性的压力区间),已经普遍面临较大的经济下向压力。而这在特朗普明确给美联储施压降息(事实特朗普也具备给美联储施压的种种手段,包括合理的斡旋俄乌战争、大面积开发美国国内石油进一步压迫油价下跌,以及反美国政治传统的行政干预美联储货币政策等)之后,我们可以预料——2025,印钞才是全球货币政策的主旋律。

2025,全球印钞才是主旋律,在这一全球流动性预期之下,不仅全球流动性超过预期会导致部分增量外资流向中国,而且全球流动性超过预期,更会直接给中国央行启动货币宽松提供必要的空间。

据此,个人认为,2025年,全球流动性至少会保持2024年的降息尺度,美联储2025全年的降息预期尺度应该不会低于100个基点,欧洲央行2025全年的降息预期尺度应该不会低于125个基点,中国央行2025全年的降息预期尺度应该不会低于50个基点(2024中国央行全年一年期LPR降息累计仅为35个基点)。

所以,面对2025事实已经迎来的全球印钞潮流,即便全球经济增长仍然存在结构性压力,但是,全球资产价格事实反而会迎来较强的动力。

同样,面对2025全球印钞潮流、以及由此必然派生的中国货币宽松超过预期,即便2025中国经济仍然存在局部压力(比如内需),但是,中国资产价格、尤其是中国股市事实更会迎来强劲的动力——经济预期决定预期经营水平,货币预期决定预期估值水平。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THE END
点赞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