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私募行业回顾:淡水泉宁泉星石稳博等私募提醒后续机会和风险

2024年对私募管理人来说也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年初微盘股踩踏让很多人的量化信仰崩塌,“9·24行情”后,不少私募管理人旗下产品净值大幅“回血”。此外,宏观策略大放异彩,部分专注于多资产、多市场资产配置的宏观策略投资人迎来业绩爆发的一年。

截至2024年末,存续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有8000家。展望2025年,随着监管升级,注销登记的管理人数量不断增多,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头部管理人的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升。

展望后市,淡水泉和星石等知名私募分享了具体看好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宁泉和稳博等私募则提醒了后续值得关注的风险。

私募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末,存续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有8000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69家;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7833只,存续规模5.21万亿元,同比减少5100亿元。

回顾2024年全年,私募各策略规模有所分化。其中,300指增规模的上涨最为显著,一方面是因为300指数在各类宽基指数中表现突出,另一方面是2024年300指增产品新成立发行较多。

其中,300指增规模的上涨最为显著。一方面是因为300指数在各类宽基指数中表现突出,另一方面是2024年300指增产品新成立发行的数量较多。

2024年,对于市场中性策略的投资人来说,可能是最刻骨铭心的一年。年初中小盘股流动性危机导致极端行情,多产品回撤超出历史最大回撤,引发巨大赎回,之后监管的频频介入和量化交易的大幅减少。一直到9月底市场风格突转,后续的申购比例才有所增多。

私募各策略整体都有回暖,但较2023年分化加大

结合国泰君安资产托管部和中信建投托管部的产品数据来看,2024年,私募各策略整体都有回暖,特别是权益策略,扭转了2022年、2023年的颓势,好于同期偏股型公募基金业绩。但从结构上来说,2024年私募各策略相较于2023年的分化加大。

据中信建投托管部外包产品数据,2024年股票策略全年上涨17.84%,其中主观股票策略的涨幅甚至接近30%。不过,量化多策略全年亏损1.6%。

国泰君安资产托管部表示,私募各策略的分化,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波动加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市场风格分化。

细分来看,主观股票策略回暖,好于同期偏股型公募基金业绩;市场中性策略弱于2023年,其间产生不小回撤,策略面临不小挑战;CTA策略在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的弱势之后,终于在2024年有所回暖;宏观策略则普遍取得了不错的表现。

2024年,A股市场先抑后扬。“9·24行情”后,市场为更善于驾驭成长风格的主观股票管理人提供了绝佳的弯道超车机会。

国泰君安资产托管部进一步表示,主观股票管理人主要有三个投资策略方向。方向之一是全球资产配置,通过跨境收益互换、港股通、QDII产品等方式高仓位配置美股、港股标的,捕捉海外市场的获利机会。

方向之二是稳健配置,积极配置大盘价值、红利风格标的,降低组合波动。

方向之三是重仓优势行业及个股,如金融、信息技术、通信、工业等行业,捕捉市场中的结构性机会。

2024年大类资产整体波动抬升,通过交易弱基本面、外部不确定性提升两大逻辑主线,大部分宏观策略管理人都取得了一定收益。

其中具有较强宏观驱动的黄金价格大幅度上涨,宏观策略管理人通过交易黄金相关标的获得较为丰厚的盈利。以3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各类资产全年虽然经历了几次波折,但全年利率向下的趋势不变,持有长端国债期货多头的管理人全年收益较为可观。

半夏投资李蓓1月8日在旗下产品四季报中提醒并分享自己2025年的短期配置思路。虽然她对2025年的宏观经济预期非常乐观,对后续的大类资产风格大反转有很强的信心,但目前选择在战术上不冒进,持仓强调防守和安全性。

理由是国内基本面在春节前后将处于真空期,悲观预期暂时无法被证否;四季报也会有很多企业集中计提各类资产和信用减值。而且,国内外部分资产积累了一些局部风险,可能面临阶段性的风险释放,并在情绪上影响其他资产。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THE END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