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管理规模破2万亿,“ETF第一大厂”宝座受冲击

华夏基金管理规模破2万亿,“ETF第一大厂”宝座受冲击

2月5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对旗下子公司华夏基金的经营业绩予以披露。2024年,华夏基金实现营收80.3亿元,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7.2%。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22至2023年,华夏基金旗下基金合计亏损近1800亿元,虽然期间管理规模保持增长,但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却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股市、债市双双“报喜”,基金收益普遍回暖,据wind数据,华夏基金旗下产品去年平均收益达6.7%。

截至2024年末,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近2.5万亿元,同比增加35%;据wind数据,华夏基金ETF规模多年稳居行业第一。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2024年,在“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政策基调下,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多家基金公司下场“卷”ETF;去年四季度末,华夏基金ETF规模市占率下滑明显,规模已被易方达基金逼近。

华夏基金管理规模破2万亿,“ETF第一大厂”宝座受冲击

管理规模破2万亿

旗下基金曾两年亏损近1800亿

2月5日,首份公募基金2024年经营成绩单出炉。据中信证券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总资产为202.3亿元,总负债为63亿元。2024年,华夏基金实现营收80.3亿元,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7.2%。

近年,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基金收益跟随波动。据企业预警通数据,2022年、2023年,华夏基金旗下基金净收益分别为-1189.8亿元、-568.4亿元,两年合计亏损1758亿元,投资者获得体验并不理想。与此同时,基金公司面临着“旱涝保收”的质疑,在政策推动下,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启动,降费成了大势所趋。

在此背景下,据wind数据,2022年、2023年,华夏基金虽然管理规模依旧保持增长,但营收同比分别下降6.7%、2%,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6.4%、6.9%。2024年,随着稳增长和资本市场“1+N”等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A股和债市最终双双走强。据wind数据,华夏基金旗下产品去年平均收益率达6.7%,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增速也结束了连续两年下滑趋势。

2024年,华夏基金管理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去年末,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突破两万亿达24645.3亿元,同比增长35%。

华夏基金管理规模破2万亿,“ETF第一大厂”宝座受冲击

公募下场“卷”ETF

“ETF第一大厂”宝座现危机

在业内,华夏基金素有“ETF第一大厂”的称号。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华夏基金指数型基金规模为8044亿元,占总管理规模比例45%,其中管理费率相对更高的非货币ETF规模为6587亿元,继续保持行业第一。

截至2024年末,易方达基金管理的指数型基金、非货币ETF规模分别为7908亿元、5893亿元,距离华夏基金只有一步之遥。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末,华夏基金的非货币ETF规模为3994亿元,同期第二名的易方达基金非货币ETF规模为2609亿元,华夏基金几乎是“断层式”第一。2024年,易方达基金非货币ETF基金规模同比增速达126%,华夏基金为65%。

2024年是ETF发展大年,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此后,中国证监会围绕满足中长期资金投资需求,加快权益类指数产品注册节奏与市场供给,推动ETF规模去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规模首次超过主动管理基金。Wind数据显示,2024年ETF规模达3.73万亿元,其中非货币ETF规模达3.57万亿元,继续创下历史新高。

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扩张下,公募机构纷纷下场“卷”ETF。以去年9月开始发行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为例,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1月,已有60多家基金公司发行了中证A500指数基金,数量超过110只。

争相发行ETF的同时,各机构还“卷”费率。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维逸指出,据wind,2024年约60只ETF宣布下调管理费率。股票型ETF多由0.5%下降至0.15%,债券ETF多由0.3%或0.25%下降至0.15%。头部宽基ETF开始调降费率,预计未来将会扩散至更多ETF产品。

2024年11月,华夏基金先后公告将旗下近20只指数基金管理费率从0.5%调降至0.15%,其中包括了千亿规模的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2025年1月,多家头部公募机构开启新一轮降费,华夏基金同时宣布调降旗下7只QDII基金费率。

华夏基金管理规模破2万亿,“ETF第一大厂”宝座受冲击

在业内看来,基金行业进入了全面拥抱指数的阶段,ETF赛道竞争越发激烈。招商证券分析师徐燕红表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指数产品管理规模前十公募基金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为65.3%,较上季度末的69.4%下降了4.1%,集中度较上季度显著下降;其中,华夏基金市占率则下降1.29个百分点。

华夏基金“ETF第一大厂”的宝座能否坐稳?在降费大潮下,华夏基金营收、净利润增长趋势能否延续?仍待解答。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THE END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