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一个月内接连推出两款大语言模型的DeepSeek不仅震动全球AI圈,也点燃了A股市场。
继2月 5日批量涨停之后,2月6日,DeepSeek概念股继续领涨。
截至6日收盘,在Wind概念板块中, 宇树机器人概念指数、DeepSeek指数分别大涨6.73%、6.09%,为当日表现最好的两个概念板块。
从产业链角度看,消费电子代工、光芯片等细分板块表现强势,机器人指数ETF全天大涨了8.27%;前几个交易日跌幅较大的算力板块有所修复,Wind光模块(cpo)指数上涨了4.49%。
人工智能板块的热度带动投资者情绪回暖。2月6日,全部A股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创下自2025年1月以来的新高。
近期,中国资产亦获得较多海外资金的关注。根据高盛经济研究近日发布的周度资金流报告,截至1月29日的一周时间,投向中国内地股票的基金获资金流入12.19亿美元,主导了新兴市场基金的资金流入。此外,截至1月29日的四周时间,投向中国内地股票的基金获资金净流入34.03亿美元。
展望后市,受访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人工智能行情的持续性取决于国内人工智能应用商业化进程。这一过程中,基金经理重点关注的方向主要包括:AI硬件应用和软件应用、推理算力等细分领域。还有基金经理提到,善于应用AI的公司也蕴藏投资机会。
两日狂飙
DeepSeek模型之所以被看作是全球现象级模型,首先是因为其性能可比肩海外领军模型,同时具有成本优势。
根据官方技术论文披露,DeepSeek-V3模型的总训练成本为557.6万美元。对比而言,GPT-4o等模型的训练成本约为1亿美元。
而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DeepSeek-R1的性能可对标OpenAI-o1正式版。
“作为一家投资公司孵化的初创公司,DeepSeek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用较低的成本(把AI训练成本砍掉近60%),通过异构计算架构、CPU+FPGA+ASIC混合部署和动态负载均衡算法等技术创新,研发出性能媲美全球顶尖AI公司的大模型,触发对‘大模型降本’的思考。”华夏基金有关人士谈道。
推出短短半个月后,DeepSeek应用获得了大量关注。
目前,DeepSeek大模型日活已超过2000万。另据开源证券通信团队统计,2025年1月27日,DeepSeek应用登顶苹果中国地区和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在美区下载榜上超越了ChatGPT。
此外,近日,亚马逊、微软、华为、京东等海内外知名平台陆续宣布介入并适配DeepSeek模型。
DeepSeek火爆科技圈的同时,A股多个行业板块迎风起舞。
先看AI应用端,2月5日—6日,WindAI应用指数累计上涨了7.59%;在该指数的成分股中,每日互动、光云科技、当虹科技、拓尔思、拓维信息、梦网科技、天娱数科的累计涨幅均超过20%,其中,每日互动两天上涨了43.98%。
其中,GPU、芯片板块受益明显。截至2月6日,Wind GPU、芯片指数近两日分别累计上涨了9.96%、7.11%。
在摩根士丹利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大摩数字经济混合基金经理雷志勇看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人工智能公司在算力受限的情况下,通过算法和工程创新,缩小了与美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差距,降低了人工智能的算力成本,让此前全球对美股科技的关注度部分转移到中国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未来的发展可能更具有多元性,同时大模型降本也必定会加速人工智能应用端商业化闭环的形成。”雷志勇表示。
华鑫证券传媒团队亦认为,DeepSeek推出的高性价比模型,有望较快降低to B、to C应用成本,助推规模化AI应用市场。
该团队分析,继DeepSeek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上线了大模型Qwen2.5-Max,从Sora到Kimi,从豆包到DeepSeek,AI模型也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再到“贵不贵”三阶段演进,从大语言模型到多模态模型,均有望赋能应用端。
算力转向?
值得一提的是,兼具超低训练成本、高效能特征的DeepSeek,虽带火了部分产业链,但同样也令市场担忧,此前强势的AI算力板块会因为需求减少而转弱。
众所周知,2023年至2024年的AI行情主要由算力投资主导。据Wind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自2023年1月1日以来,光模块(cpo)指数累计上涨了245.84%
DeepSeek推出大模型后,算力板块调整明显。
春节假期前最后一个交易日,Wind光模块(cpo)指数大跌了7.43%;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即2月5日,该指数进一步下跌了6.98%。不过,2月6日,光模块迎来修复,前述指数上涨了4.49%。
“近期A股算力板块出现调整,主要受DeepSeek等新技术影响,市场担忧其降低算力需求。然而,长期来看,AI应用场景的拓展仍将推动算力需求增长。”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具体而言,推理端算力需求是基金经理较为看好的方向。
胡墨晗认为,未来,算力板块将呈现短期波动与分化,但长期仍有发展空间,特别是推理算力领域,如ASIC芯片、云厂商和边缘算力等有望受益。
雷志勇也谈道,DeepSeek有望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带动后训练端、推理端算力需求的爆发增长。
“算力板块后续结构上推理端需求占比会进一步提升,对于推理算力芯片、端侧算力形成利好。”他表示。
此外,在中信建投证券金融产品及创新业务部资深研究员吴晓东看来,由于国内之前对AI的观望导致国内算力基建的缺失,对国内算力而言,需求溢出的局面并未得到任何改善。国内AI算力基建的发展并不会因为DeepSeek的出圈而止步,
他预计,2025年是国内AI算力基建的大年,因为基建问题并非仅靠算法优化就能够解决。
吴晓东建议,关注以国产算力和AI推理需求为核心的算力环节,尤其是IDC、服务器、国产芯片等算力配套产业。
重估路线
值得关注的是,DeepSeek“横空出世”后,相比算力板块,部分基金经理更为关注AI应用层面的投资机会。
长城基金基金经理赵凤飞指出,硬件应用和软件应用两个层面均值得关注。他谈道,市场普遍认为,硬件应用落地可能更快。比如AI眼镜、AI耳机或者AI陪伴玩具等等,很有可能在2025年爆发,包括上游芯片、模组、生产产品的公司、做IP的公司等等都会受益。
同时,赵凤飞表示,随着 AI 技术日益成熟,其与国内办公场景及各行业的融合不断加深,各种 Agent 将逐步在垂直领域落地。过去两年,A股很多软件公司业绩完成出清,有望触底回升。若业绩见底,再加上AI应用的助力,软件板块可能会有较好表现。
雷志勇表示,“A股的推理侧、端侧算力芯片公司和软件应用头部公司,以及港股中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的相关龙头企业,或有望受益于DeepSeek带来的国内人工智能浪潮。”
另一方面,还有投资人士看好善于应用AI的公司的发展潜力。
“人工智能的发展刚刚开始,越是用脑的任务、岗位、工作,越容易被重塑,反而是偏向于体力劳动的工作,影响没有那么直接,但是间接影响可能更大。真正的投资机会在应用AI的公司,而不是AI应用公司。教育、投资、艺术等等行业会被AI重塑。”止于至善投资董事长何理向记者指出。
谈及投资AI板块的逻辑,何理指出,对于整体性处于指数型增长的科技创新领域来说,一方面把握确定性,主要涉及算力、数据、安防板块等,另一方面把握的是爆发性,比如对应用、终端等进行投资,确定性大的可以集中投资,爆发性强但不确定性强的,就分散投资,“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何理认为,AI的繁荣才刚刚开始,还要不断地跟进,不断地把自己的理解放进投资组合,“比如我们半年前就布局了分布式核电站,还有很多美股大牛股我们早就买了。因为对于AI的发展我们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看到财务数据、订单数据、流量数据再出手,那些是果不是因。”
此外,赵凤飞认为,在当下AI投资领域,必须聚焦产业大趋势主线上的公司。要么是在硬件能力方面拥有稀缺的卡位优势,要么是在应用流量层面具备独到的入口长处,优先选择长线品种。所选公司至少在逻辑上要经得起长远考量,短期内不会被破坏、被证伪,能够持续跟踪并让人满怀想象空间。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千万别追高,尽量在相对低位布局买入。稳稳扎根,才能在这场AI投资浪潮里,踏准节奏,收获机遇。”赵凤飞提醒道。
胡墨晗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AI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关注具有真实应用场景、商业化前景和基本面较好的企业,并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能力,进行多元化布局和长期投资,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同时,胡墨晗提醒,“需要注意AI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变化,以及部分概念股估值泡沫问题,在把握投资机会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