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立即加入
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
2月5日,农历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地方就吹响了稳增长“冲锋号”。多地当天召开重磅会议,提出一系列提振经济举措,涉及发展新兴产业、改善营商环境等。广东省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披露,广东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武装农业,用制造牵引服务,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
上海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大会,并推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辽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表示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法治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山东在济南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声称要加力推动科技创新,建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机制。(界面新闻)
|点评|新年新气象,多地春节后的第一会为全年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会议内容上看,各省份都将发展经济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不少省份都提出要助力高新技术发展和招商引资,改善营商环境。除了这些一致的目标外,在具体措施上,各省份并没有一股脑地追逐热点产业,而是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规划。
今年国内外贸形势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春节期间国内消费出现转暖迹象,假期过后日常消费的表现还有待关注。全年经济要想实现平稳增长,面临着一定压力。将“新春第一会”的积极政策落在实处,是这些省份的当务之急。
蛇年春节超5亿人次出游
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今年春节国内出游花费增长高于旅游人数增幅,人均消费1331.34元,旅游消费见涨。飞猪数据也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游人均消费同比提升近10%,人均住宿时长同比提升5%。
跨境旅游也大为火热,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共计1436.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2024年春节同期增长6.3%;其中外国人95.8万人次,较2024年春节同期增长22.9%。(21经济网)
|点评|免签政策优化与扩容,带动了春节跨境游火爆,其中邮轮游订单激增。东南亚及日本等周边国家依然是出境游的热门之选,一些小众旅游国家的订单量也有所增长。跨境游火热的同时,国内游也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除去冬季一直较具人气的避寒游、冰雪游以外,“年味儿”比较浓的特色游、非遗游也成为春节热门。
旅游业能够直接带动当地交通、文娱等产业发展,各地文旅都在发力春节揽客。部分南方城市以“游神”等民俗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住宿、交通订单增长显著。从消费变化来看,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质量,也更舍得在游玩项目上花钱,追求品质化体验正在成为旅游新趋势。
本田日产或将放弃合并
2月5日消息,日产汽车将暂停与本田汽车的合并谈判,因为两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未能就交易条款达成共识。这也意味着,原定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的合并计划面临破产风险。日产与本田均表示,正在继续讨论合并事宜,并计划在2月中旬之前作出一个大致的计划。
去年12月,本田和日产正式启动合并谈判,两家公司原计划在2026年之前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以此方式进行合并。然而,最近几天,本田突然提出将日产纳为全资子公司的方案,日产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此举不是最初计划的平等结构。(华尔街见闻)
|点评|本田和日产分别是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车企,全球汽车销量差不多。不过,本田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品牌影响力方面,都要强于日产,前者的市值更是后者的四倍有余。所以,这场合并二者的综合实力本身就不对等。合并为一家新公司,两家共同主导的话,本田明显是吃亏的一方,暂停谈判也在情理之中。
本田和日产联姻,固然能扩大规模效应,共享技术减少成本。然而,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截然不同,本田注重技术创新,日产则注重成本控制,二者的发展路径存在一定冲突。无论本田和日产能否顺利合并,如何改变在新能源车赛道中式微的现状,都是两家老牌车企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OpenAI免费开放ChatGPT搜索
2月6日,OpenAI宣布向所有用户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允许用户通过其平台更加便捷地访问互联网信息,且无需注册。这一举措意味着OpenAI在推动AI技术与信息检索融合方面再进一步。ChatGPT的搜索功能于2024年5月首次上线,这一功能最初是作为ChatGPT Plus订阅用户的附加选项推出的。而现在,所有用户均可使用该功能。
据悉,OpenAI正在加大研发布局人形机器人,上周五提交人形机器人商标申请,去年11月重建机器人团队。此外,OpenAI还投资了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1X Technologies,与Figure AI终止合作。(每经网)
|点评|DeepSeek的崛起搅动了AI领域,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为巩固领先地位,OpenAI也打出免费牌吸引用户。生成式AI本身就具备和搜索功能结合的优势,OpenAI的AI搜索功能免费开放后,其他厂商可能会加速跟进,传统搜索引擎格局将被进一步颠覆。而像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企业,也在积极尝试将AI技术融合进自身业务。可以预见,未来AI搜索赛道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目前,字节、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在尝试AI搜索的应用。不过,AI搜索的商业化路径尚未跑通,如果沿用传统搜索引擎的广告模式,可能会影响搜索质量而造成用户流失。考虑到质量和商业化的平衡,向用户收费或许还是较为合理的运营模式。只是在眼下,相较于盈利,争夺用户、做大蛋糕显然具备更高的优先级。
部分国家屏蔽对DeepSeek的访问
2月6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称,据报道,韩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已屏蔽对DeepSeek的访问,之前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度、美国、日本等国家也传出禁止或限制使用DeepSeek的消息,一些企业也屏蔽对DeepSeek的访问,中方如何看待这一动向?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已注意到有关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依法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法的形式采集或存储数据。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的做法,同时中方也将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财联社)
|点评|DeepSeek不光在国内引发使用热潮,海外用户同样对DeepSeek产生了巨大热情。在使用AI大模型时,用户的数据必然会上传至公司的服务器,不然AI大模型也无法为用户回答问题,这一点无论是ChatGPT还是DeepSeek都是一样的,在他们的隐私政策中也都有明确表述。对于政府部门等机密单位屏蔽对DeepSeek的访问,只是基于数据保护的角度出发,属于正常的行为,但不能把这提高到政治高度上来。
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海外公司早已在自家应用中接入了DeepSeek,扩展用户选择的空间。海外商业公司对DeepSeek并没有明显的排斥情绪,不少硅谷大佬反而对其评价颇高。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可以将开源大模型在本地部署,以避免隐私泄露的风险。
《哪吒2》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榜
2月6日消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据猫眼平台数据,截至2月6日13时49分,《哪吒2》票房已超58亿元,超越此前由《长津湖》保持的57.75亿元票房纪录。影片自2025年1月29日大年初一上映以来,仅用时6天19小时票房便突破5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爆发力。目前,灯塔、猫眼两大平台AI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有望突破94亿元,甚至更高。
《哪吒2》的出品方光线传媒在影片上映后受益显著。据光线传媒公告,截至2025年2月4日24时,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约为48.4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亿元至10.1亿元。(界面新闻)
|点评|去年一年,在短视频、短剧等新业态冲击下,电影市场整体表现比较冷清。《哪吒2》在新春大放异彩,让行业为之一振。从同档期电影的表现来看,主旋律、宏观叙事、特效大片等标签已经较难唤起观众热情,流量明星对于票房的贡献也比较有限。归根结底,内容才是支撑电影市场的核心。“五年磨一剑”的《哪吒2》成为票房冠军,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市场正在回归到这一基本逻辑。
春节假期为《哪吒2》的票房爆发提供了重要契机,后续其出色的口碑可能会带动更多“自来水”宣传,影片票房仍有上涨空间。当前,观众更愿意为高质量影片买单,“叫好”的电影可能会更“叫座”。在这一趋势下,电影行业的产业链或许也会随之调整。
人形机器人板块短期大涨超50%
2月6日消息,经过一个春节的酝酿,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大众视野,相关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也为人所熟知。受多个利好消息刺激,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机器人板块涨幅居前,国泰、华夏、天弘、银华旗下中证机器人ETF在上涨均超4%。而自去年“924行情”以来,这一板块涨幅已超过50%。
据悉,国内企业如华为、宇树科技等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国际巨头如特斯拉、英伟达等公司的人形机器人项目正在快速推进,预计2025年将进入有限生产阶段。机器人新创企业Figure在2月5日宣布终止与OpenAI合作,并豪言将在30天内推出“颠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创新成果。(财联社)
|点评|机器人在春晚穿花袄转手绢,再次带火了人形机器人的概念。近两年,科技企业都在加速布局这一赛道,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应用也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目前,人形机器人在降本上取得较大进展,市面上已经出现10万元以下的小型机器人,进一步打开量产空间。不过,这些人形机器人大多为简化版,可以使用的功能比较有限。
考虑到操作精细度,人形机器人在灵巧手等关键部位的研发生产仍待提高。同时,伴随AI发展,人形机器人对于虚拟数据的处理能力迅速提升,但在真实世界的物理数据处理上仍有欠缺。作为商业化落地的关键一环,加深对物理世界的理解才能打开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特斯拉就计划将人形机器人引入汽车工厂实训,让它们更好地融入物理世界。
周四两市放量反弹沪指涨1.27%
2月6日,市场全天放量反弹,创业板指领涨,北证50指数涨超5%。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5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458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良性轮动,个股普涨,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或涨超10%。从板块来看,DeepSeek概念延续强势,机器人概念股反复活跃,比亚迪智驾概念股异动大涨。仅有贵金属等少数板块下跌。
截至收盘,沪指报3270.66点,涨1.27%,成交额为5904亿元;深成指报10393.63点,涨2.26%,成交额为9449亿元;创指报2120.75点,涨2.8%,成交额为4649亿元。(财联社)
|点评|周四两市全天转暖,大小盘股齐头并进,两市实现普涨。从外部因素来看,美国邮政恢复接受来自中国的包裹,德银高调看好中国市场。从内部因素上看,春节消费市场转暖,AI和机器人概念热度不减,市场对于DeepSeek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市场再次挖掘下游AI应用。
周四沪指阳线反包,全天市场气氛活跃,成交额放大,就连午前券商板块拉升都重新对市场起到了正面效果。“一阳改三观”的景象再次出现,3月重要会议再次引发市场对于政策利好的遐想。
文中股市、期货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
栏目主编|魏英杰| 主编|何梦飞
华商出海产业服务联盟
一站式抱团出海社群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