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展”深圳爆火,策展型零售能否带来持续营销转化?

展览还是新零售?近日,一张张极具赛博朋克风的“巨人照”刷屏社交媒体,登陆深圳购物中心万象天地的“巨人展”一时成为大家的谈论热点。不少观众更是专程排队数小时只为亲身打卡。什么展览能自带如此吸引力?

近年,深圳各大商圈在引流造势上不断开“卷”。各大跨界IP也是变着法子进驻商场。不过,此“巨人展”并非展览如此简单,由主打潮流眼睛的时尚品牌Gentle Monster操盘,该“展览”实际上是品牌门店的新业态尝试。

作为品牌在全球第三家HAUS NOWHERE系列零售空间,“巨人展”更贴切的说法是策展型零售空间,同一时间为品牌正式进驻商场运营吸足流量。

边逛展边买眼镜,还是简单打卡到此一游?这样的新概念零售,你买单吗?

巨人席地而坐

先锋叙事带领来者踏入“异世界”

能在社交平台引起刷屏效应,“巨人展”带来的视觉冲击确实足够震撼。而整个空间场域的布置也相当先锋,是以故事情境的徐徐展开带领来者走入“异世界”的缘起。

在展馆空间,可以看到巨人、昆虫、先知等巨型装置。据介绍,创始者于宇宙之初创造了巨人、昆虫族、兽族三大族群。因为太初巨人逐渐被贪婪与欲望所侵蚀,创始者决定与昆虫族一起将其封印于此整整万年。昆虫族也由此成为统治者,建立了全新的世界:昆虫王国。而三位于昆虫王国中不断探知,也感应到太初巨人即将苏醒。

以此为脉络,叙事空间由此展开。走近深圳南山华润万象天地北区水广场,位于一楼的标志性巨人装置映入眼帘。足足一层楼高的巨人席地而坐、低垂眼眸,站在巨人脚边,观众需抬头仰视。走近细瞧,巨人每一寸皮肤上的纹理和毛孔,都非常逼真细腻。

二楼中庭,陈列的则是三张巨型人脸,即“三位先知”。她们脑后的发丝相互缠绕,通过机械臂的传动设计,三位先知时不时点头颔首,切换至感知预警的动态。而三楼的主题,则是“昆虫王国”。大面积的主题壁画用色大胆张扬,由阿姆斯特丹创意团队Freeling Waters的艺术家创作。而每层楼的楼道转角也不难看见大型的昆虫装置。

有专程前来打卡的观众,坦言“像是进到了科幻片的片场”。现场,不少市民举起相机进行合影留念。

店展合一

流量下的策展型零售空间有赞有弹

跳出拍照打卡的范畴,被大众看作“巨人展”的HAUS NOWHERE,实际上是时尚品牌Gentle Monster的新业态。继首尔和上海,HAUS NOWHERE 深圳是该零售空间系列在全球的第三家门店。总面积达6914平方米,该三层空间聚合了GENTLE MONSTER、TAMBURINS等多个品牌与买手店。

店内的工作人员也会跟观众提醒,大家所在之处并不是一个传统的艺术展,而是一间融合了创新设计的新概念零售空间,也是该品牌目前在全球开设的面积最大门店。截至2024年,GENTLE MONSTER已在13个国家和地区开设70多家直营店。

如何看待这样的策展型零售空间?消费者对于新概念零售是否买单呢?

记者采访了多种声音。钟女士是资深的商业地产人,从事品牌营销策划多年。这次专程排队一个小时进场打卡,“大比例的美陈,过去深圳很多商场都会引进,或者办些跨界IP来吸引人流,这都很常见。不过第一次见到把大店和展览放在一起,而且愿意把店铺的大空间用于做大规模的巨型装置,而且是完整的故事叙事感,还是很猎奇吸睛的。”

在钟女士看来,这样的尝试可以最大限度调动消费者的感性认知,商业空间具备了情绪价值、社交属性,能让消费者在惬意的氛围中达成消费。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对巨人展点赞,称震撼的视觉效果很出彩,“深圳不愧是大湾区的潮流标杆地。”

也有人给出了不同意见,比如专程和女友从香港赶来打卡的谭先生。作为香港潮流品牌的主理人,谭先生对圈内这样敢于大胆创新的先锋艺术商业空间给予了肯定。

但从品牌经济账上,谭先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现在是新店开业期,很多尝鲜的年轻人会愿意来到现场打卡。但动辄一个小时的排长龙体验,对于中高端消费群体而言并非一个好体验。随着新鲜劲过去,品牌在巨型装置和门店规模的大支出,能否获得持续转化,还是个未知数。”另外,谭先生也指出,目前来门店体验打卡的“观光客”更多,实际消费成交的人数并不多。

品牌首次进驻、弄出流量噱头,在深圳商圈并不稀奇。而出道就以开放式创意街区及各种大店、首店圈粉的万象天地,历来是深圳购物中心里的潮流地标。网红高人气的背后,也有附近住户表示烦恼。居民徐女士就表示,近期的巨人展人流爆棚,也加剧了小区出入口交通堵塞的情况,“本身小区就紧挨商场,因为近期观展出现不少违停,相当于侵占了进小区的公用空间。”

从把跨界IP搬进购物中心、到各大展览轮番进驻商圈,再到策展零售、商业艺术高度融合,深圳的商业空间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首店、大店、旗舰业态也纷纷抢滩深圳这一大湾区门户。创新业态落地,一方面给消费者带来新体验的同时,也为商业综合体跑出差异化加码助力。

“巨人展”出圈爆火,作为消费者的你会买单吗?欢迎留言评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陈盈珊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THE END
点赞3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