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大赛暨创业成果展示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圆满落幕,各省市32支代表队共选送461个参赛项目,设5个赛道10个一等奖。北京代表队组织了13个项目参赛,经层层选拔,9个项目进入全国决赛并表现优异,参赛项目荣获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和1个优秀奖,刷新了历史最好成绩,且一等奖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拔得头筹。
其中,“AI之眼——超表面光谱芯片”项目获主体赛先进制造业赛道一等奖,“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及本地化”项目获主体赛现代服务业赛道一等奖,这是十年来北京市首次在主体赛中获一等奖桂冠;“航运清道夫:海洋特种具身机器人”项目在今年新设立的绿色经济赛道也获得第一名。
北京3个项目有助于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
本届大赛以“创响新时代 共圆中国梦”为主题,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大赛采用“2+3”的模式开展,即2个主体赛赛道(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和3个专项赛赛道(乡村振兴专项赛、银发经济专项赛、绿色经济专项赛)。
历经层层选拔,共461个项目脱颖而出,参与全国选拔赛和总决赛的角逐。北京市选派的13个项目涵盖了生物技术、海洋装备、环保产业等多个领域,其中3个项目有助于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或填补相关领域技术空白,展现了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责任担当。
据了解,本次活动还设置了创业成果展示环节,共有超过50个优秀创业项目参加。其中,在“创新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单元,北京的获奖项目“基于AI的实体瘤免疫细胞创新药”项目和“航运清道夫:海洋特种具身机器人”项目,展示了北京通过促进高质量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的积极成效。“AI之眼——超表面光谱芯片”项目企业北京与光科技有限公司,在投资对接活动中与相关投资机构初步达成融资意向。
北京为优秀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奖励等增值服务
“中国创翼”创业大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中国创翼”创业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与“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深度结合,根据北京市资源优势和发展战略,增设了人工智能等特色赛道。同时,为优秀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奖励、政策对接、金融顾问、赛前培训等增值服务,着力为初创期企业和团队搭建交流展示和资源对接平台。针对入围国赛的项目,还举办特训营,聘请资深专家导师为选手们提供集中培训和“一对一”辅导,帮助选手们磨炼路演技巧,彰显自身实力。
据介绍,下一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创业带动就业宝贵经验,依托“创业北京”和“中国创翼”两大品牌,构建更加灵活、开放、高效的创业服务平台,推动更多优秀创业项目在北京落地转化,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高质量充分就业增添更强助力。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张磊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叶红梅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