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球数源中心已服务企业近1.6万家,共发布数据6亿条,服务项目240个,拓展11类数字应用场景。
10月18日,来自全国银行、保险、资产管理等行业的18家共建机构与南沙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全球数源中心共建协议书》,共同促进数据要素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应用。
DSTP数字服务贸易平台。
全球数源中心。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蕴含着巨大经济和社会价值。在广州南沙,一座以“物品数据化”为核心,聚焦数字新基建产业发展的全新平台,应运而生。
日前,全球数源中心(中国·南沙)数据基础设施(下称“全球数源中心”)正式揭牌,其前身为全球溯源中心。三天后的南沙首届全球招商引智大会上,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又与来自全国银行、保险、资产管理等行业的18家共建机构签署了《全球数源中心共建协议书》,共同促进数据要素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应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全球数源中心从此不只“溯源”,它将汇聚物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在数据要素流通、数据权益分配、产业开放生态、数字治理创新等方面形成领先示范。通过在数据要素时代实践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有望为全球数据价值生态擘画新的蓝图。
巨大的数据“银行”
搭建全要素关联的数字生态体系
全球数源中心是什么?简单来说,它像一座巨大的数据“银行”,全方位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的数据资产化与流通使用,可支撑数据资产确权、数据流通应用和数据安全管理。
企业和个人加入中心,获得唯一的“数字身份”,发布数据资产进行权益确定,从而进行自主可控的数据资产管理与应用。
“我们常说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际上就是要用好数据,将数据作为核心战略资源推动升级。这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数据,更是产业生态里的所有数据。”粤港澳国际供应链(广州)有限公司总裁、DSTP数字服务贸易平台负责人于崇刚告诉南都记者,传统的数据使用方法主要在于推动系统互联,但这是一件成本高、困难大的事情,中小企业往往无法企及。此时就需要政府牵头建立起有统一规则制度的数据公共基础设施,这就是全球数源中心。
目前,“数源”应用覆盖了生产制造、农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金融、文创等多个行业领域,搭建起全要素关联的数字生态体系,不仅让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真实展现,更为数据要素相关方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数据资产管理的有效工具。
今年上半年,广州建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卓志科技集团基于全球数源中心,成功完成了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成为基于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实现数据资产入表的首批企业。这标志着,政府在服务数据资产确权流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了解,数据资产入表可以确保企业拥有准确、完整的数据资产,更好地了解业务经营状况和市场发展趋势,有助于企业形成数据驱动文化,加快决策流程,使企业数据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
“数据要素X金融服务”
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当企业数据资产入表,不只有助于企业有效调用产业生态上下游的数据,实现数字化运营管控,更有助于带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随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陆续接入这一数字生态中,产业链也逐渐实现数字化升级。此时,整个产业生态的数据资产,能够对接各种应用场景,例如金融、结算、通关、物流、会员服务、渠道服务等等企业贸易的核心要素,从而实现数据的应用价值变现。”于崇刚表示。
DSTP数字服务贸易平台(简称“DSTP”)是全球数源中心的首个协同共建方,是南沙自贸区孵化的模式创新和监管创新项目,专注于解决企业数据流通应用的商业服务需求。据了解,DSTP串联集成了商品、货源、营销、通关、物流、结汇等数据要素,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为贸易过程提质增效。
依托全球数源中心的数据规则,DSTP已为贸易、农业、运输、营销、金融、结算等多个行业提供一站式数据要素应用服务,覆盖了从合规采集、合规审查、运营管理到合规应用的全过程,助力企业在数据确权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增值与应用。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DSTP平台的数据服务表现活跃,被银行、品牌商、贸易商、物流商、数据交易所等用户频繁调用,累计调用次数超过1200万次。
其中,数据金融服务成果尤为亮眼。于崇刚介绍,从今年4月以来,已有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澳门国际银行、澳门华人银行在内的16家金融机构陆续入驻全球数源中心,上线了多款数据代理产品。此时,DSTP平台通过帮助企业集成全生态数据,对接这些银行产品,利用数据进行融资。
“目前,我们已服务16家金融机构创新‘数据要素X金融服务’模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助力企业应用数据要素实现金融流水逾60亿元人民币。”于崇刚表示,这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而言实属一大利好,有助于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截至目前,全球数源中心已服务企业近1.6万家,共发布数据6亿条,服务项目240个,拓展11类数字应用场景。当然,中心仍需不断汲取资源,夯实“数字基座”。揭牌仪式上,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对外发出了邀请:诚邀全国各地政府、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数源中心共建,各类行业、企业参与全球数源中心应用,各界社会精英投身全球数源中心的开发应用,聚力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势在必行
全球数源中心
如何建得更好?
事实上,南沙探索建立数据基础制度并工具化和落地实践已历经9年发展、四次迭代,在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方面打造了一系列标准及规则等系列成果。
如今,南沙正全力推进海港、空港、信息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其中全面建设国际数据信息港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快打造数据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数字试验区,力争将南沙打造成为全国数据服务产业发展最活跃、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数字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长远来看,南沙在数据领域的所有探索与改革,最终都指向让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美好。面向未来,全球数源中心将如何建、建得更好?
其一是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全新规则。在供给侧,围绕商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识别、处理,实现“从物品信息到数据价值”的突破;在需求侧,打造数字治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等领域示范场景,提升各类主体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开发数据的能力,激发数据要素流通需求;在制度侧,围绕数据权属、流通规则等开展实践探索,保障数据要素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其二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数据基座。在制度层面和理论实践上,实现数据有序流通、高效流转、广域触达、广泛应用,通过开放应用的架构设计,搭建产业共建的数字生态,并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激活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质生产力。
其三是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创新抓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形成基于“全生命周期数源(溯源)”“价值传递”与“风险可控”的高端价值链服务产业新生态,建立中国创新商业模式的优势地位,形成一种全新的输出和商业模式,为国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制度经验和实践经验。
其四是为建立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提供场景应用。推动“数源+数字创意”“数源+服务贸易”“数源+供应链金融”等多个数字应用场景落地,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面向社会全面开放,推动市场公平竞争,促进数据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形成全国市场数据大循环。
全球数源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秉持“开放、协同、确权、自治”的原则,中心将携手政府、企业、个体,推动数据数源标准规则应用、推广和国际输出,为中国参与构建新型国际规则贡献更现代化、更数字化的“南沙方案”。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摄影:南都记者 刘威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