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一日连发两条朋友圈,拆解月之暗面仲裁案缘由

12月5日,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连发两条朋友圈,拆解此前金沙江创投联合多家循环智能投资机构向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宇韬提起仲裁一事。

事件逻辑上,成立于2019年北京循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投资方包括华山资本、金沙江创投、靖亚资本、万物资本、红杉中国、真格基金、博裕资本等。2022年11月,OpenAI旗下应用ChatGPT大火出圈,彼时杨植麟也开始筹备出走创业月之暗面。作为循环智能老股东的红杉中国与真格基金选择了继续跟投,但金沙江创投、博裕资本等机构由于不看好通用大模型而没有跟进。

2023年2月,月之暗面完成超10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阿里、红杉中国、小红书、美团、砺思资本等,公司估值升至约25亿美元。3月,月之暗面旗下AI应用产品Kimi大火,甚至出现二级市场Kimi概念股。5月,腾讯、高榕资本等新资方加入,公司估值升至30亿美元。

11月,有信源向媒体透露了本应遵守保密性原则的仲裁案件,金沙江创投等循环智能老股东与估值大涨的月之暗面之间的矛盾也随之露出水面。彼时,铭德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David Morrison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复称:“本所已接受杨植麟先生、张宇韬先生委托,关注到相关仲裁事项。我们认为该事项既缺乏法律依据,也不具备事实基础,本所将依法提出抗辩。”

12月5日,朱啸虎在朋友圈发文解释该仲裁案缘由称:第一,月之暗面本来就是循环智能内部已经开发两年的项目;第二,(月之暗面)分拆到今天,依然没有得到循环智能股东决议的签字,不只是豁免的问题,董事决议一直拖到分拆大半年后的今年1月才签字,但因为某董事(张予彤)隐瞒自己重大的利益冲突也可以被认为无效;第三,张予彤向基金合伙人、其他循环智能投资人/股东故意隐瞒并欺骗自己在新拆分的公司有巨大的免费股份,该部分股份约900万股,相当于初始股份的14%,远超孵化月之暗面两年的母公司循环智能拿到的9.5%,违反了基金合伙人对LP的受托责任,也违反了公司董事对股东的受托责任,而被金沙江解雇。

几个小时后,朱啸虎再发文,称“虽然我们对大模型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我们愿意豁免Kimi、张宇韬以及月之暗面公司,支持年轻人追求AGI梦想,在张宇韬全职加入月之暗面的补偿上没有分歧。但这个支持不代表可以容忍违背商业伦理道德甚至法律。我们完全不理解Kimi为什么一定要绑定张予彤,一个有严重利益冲突,并且违背受托责任还一直不承认加入月之暗面的人。”

总结来看,朱啸虎的密集发言主要表达三个要点:第一,杨植麟与张宇韬出走创业月之暗面,循环智能老股东们知情,但协议条款并未走完,流程上存在瑕疵;第二,循环智能老股东们与月之暗面达成和解;第三,双方矛盾主要集中在金沙江创投前合伙人张予彤在月之暗面获得的股份比循环智能老股东多,且张主观上故意隐瞒了该事实。

据公开信息,张予彤2011年加入金沙江创投,投出小红书、深鉴科技等项目。2022年2月升为主管合伙人。因与杨植麟清华校友的关系,张予彤在阿里投资月之暗面一事中扮演重要角色。2024年4月,张予彤从金沙江离职,有消息称张顺势加入了月之暗面,但随后被月暗官方否认。

张离职后,朱啸虎曾在朋友圈内写下一段话:“作为投资人,GP对LP的Fiduciary duty(信义义务);作为公司董事,对股东的Fiduciary duty,都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Shame(耻辱)。”随后该内容被删除。

之后,行业传出多项月之暗面与张予彤的关联信息,一位投资行业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张予彤存在对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及LP的投资信息隐瞒行为,但并未公布具体的持股份额。同时因为公司赠送免费股份的缘故,账面也存在不易发现的情况。

截至发稿,月之暗面暂未对朱啸虎朋友圈内容以及仲裁案进展进行回应。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THE END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