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在汕头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规模大、规格高,内容丰富,集中展现大量对我国乃至全球风电发展影响至深的亮点与成果,多个大会签约项目亮点纷呈,共绘绿色能源新蓝图。
汕头是著名侨乡,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地,以“侨”为“桥”,是汕头历史凝结成的独有优势。汕头港又与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城市进行着贸易往来,与前者的结合,使汕头一直具有面向全球的文化基因与交通优势。随着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的持续建设,又为汕头打下了面向国际风电领域的产业基础,吸引着来自国内外风电领域的目光。得益于此,本次大会吸引了英国、挪威、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千位代表参会。
打造海上风电培训国际样板间
会上,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国际海上风电培训中心与挪威ENERGY INNOVATION合作签约。ENERGY INNOVATION AS 是一家欧洲领先的新能源教育和培训机构,也是 NorSea 集团和 IKM 集团成员单位。此次三方合作,将从风电GWO(全球风能组织) 培训、新能源职业教育和国际化等维度打造海上风电培训国际样板间。
挪威Energy Nnovation公司首席执行官、管理合伙人弗兰克表示:“我们达成了一项合作,专门帮助发展GWO风能培训教育中心 ,不仅服务于中国,同时也与欧洲、挪威合作,帮助中国设备加工企业更好地拓展欧洲市场,为欧洲提供涡轮机和风电装备。这个中心到2025年底有望获得授权,然后就会开始训练,我们认为汕头可以成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训练和教育中心,甚至可以和我们在欧洲其他国家的企业合作,提供训练和教育服务。”
挪威NorSea公司资深顾问,挪威Elevon公司首席执行官克努特表示:“昨天我们有幸参观了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非常令人惊喜。我们看到了一体化供应链,将一切都整合到一起这会是非常突出的产业优势。未来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非常需要可再生的能源,所以中国和欧洲的供应链合作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
汕头未来有可能成为全球赋能的平台
大会后,还举行了国际合作论坛环节,论坛的主题为《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化制造:中国风电的国际化之路》,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施展从国际化的角度谈中国风电走出去的世界观。谈到汕头风电出海的意义,施展表示,汕头未来有可能成为全球赋能的平台:“汕头在风电出海这个意义上,未来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一个赋能的平台,从而让人类普遍地可以享受到更加便宜的、更加清洁的能源,它会有一系列的效应,这里具备一个全球性的杠杆、枢纽性的地位。”而对于汕头的国际化发展,施展认为,利用好侨的优势,汕头风电大有可为:“我觉得汕头未来在风电方面有可能成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支点。汕头的国际化,我觉得天然有优势,因为潮汕地区是著名侨乡,在海外有大量的人脉资源,作为这样的一个平台,把所有的能力扩散到全世界去,把潮汕这边的侨胞的资源利用起来,是有非常大的机会。”
汕头风电产业发展吸引全球目光
过去几年,汕头面对全球新的形势,凭借已有优势,开拓出国际协同创新、垂直整合一体化的产业集群,以产业链体系健全、创新能力完备、国际化程度高、综合竞争力强等核心标签,一跃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典型样本。
来自西班牙的Pello Irujo Glaria对在汕头举办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大会,加强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中国在风电技术领域的投入和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我坚信中国在风电技术相关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来自尼日利亚的Mang Chaimang看到汕头风电产业的发展表示非常兴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为我提供了一个真正看到新事物新发明新创新的机会。这是非常奇妙的,在改善全球能源方面意义重大。我认为汕头非常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将其转化为生产所需的能源,而不是让它浪费掉,这是发展所需要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