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掐点都抢不到的消费券,却被外地IP用户转卖?“黄牛”组织截胡,官方回应→

“出乐享浦东消费券600-240”“上海静安运动消费券1000-300,懂的来”……

近日

不少上海市民

在二手交易平台或社交平台发现

有转卖本市各区消费券的帖子

部分卖家的IP地址显示在外地

“我们掐点抢都‘手慢无’,到二手平台一看竟然全都有,到底怎么回事?”市民应女士很气愤,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介入打击这类违规的二手转卖消费券的行为,让消费券能够回归到消费者手中。

有外地IP用户转卖消费券

今年11月开始,浦东新区和静安区先后开始发放区级消费券。其中,“乐享浦东”餐饮消费券最高券面额度为满900元减400元,而静安区发放了涵盖品类丰富的商圈活力消费券,最高券面额度为满1000元减300元。一经推出,消费者领券热情高涨。

△各区消费券掐点抢都“手慢无”

11月29日中午,市民应女士打开大众点评平台,准备在11时抢一张满900元减400元的消费券。刚到时间,高券面的消费券就一抢而空,只剩下满200元减60元的券。没抢到后,第二天她转而在闲鱼平台搜索是否有人转票。一搜才发现,出售消费券的卖家比比皆是。“一个IP地址在山东的卖家竟然在出售各类面值的消费券。”应女士最终选择了一家标价45元的卖家。此后,应女士一行在餐厅结账时联系卖家,卖家发送来了消费券的核销二维码截图。尽管用券消费成功,但对于卖家的行为,应女士本人不免有无力感:“我们的购买是在助长此类黄牛行为。他们为何能抢到票?有没有办法杜绝?”

同一天,田先生也在支付宝蹲守抢静安区的消费券,但没能成功抢到。然而,他马上在二手平台和社交平台看到大量IP地址外地卖家的转卖信息。“要知道,两区的消费券在发放时都强调是实时位置定位在上海的消费者,为什么在外地的卖家仍然可以随意修改IP抢到券?”

△有外地IP用户转卖上海消费券

对此,有关部门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答复多位市民,表示目前区级商务委与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正考虑联合打击。市民发现有类似违法犯罪的行为可以第一时间报警,避免违法行为扩大化。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促进服务消费相关部署,活跃餐饮堂食,增加消费人气,浦东新区在上周五(6日)开始发放第二轮“乐享浦东”餐饮消费券。

为充分发挥节庆引领效应,静安区结合体育潮流文化节发放2024“静安区商圈活力消费券”。上周五(6日),第四轮“静安区商圈活力消费券”发放。

“乐享浦东”餐饮消费券在美团(含大众点评)、抖音两个平台发放。实时位置定位在上海的消费者在活动开始后可通过发放平台的专属渠道领取电子消费券,每人每批每个平台限领一张,先到先得,领完即止。领取的消费券将存入消费者的平台账号,自发券之日起有效期10日,过期自动作废,资金自动退回平台账户滚投到下一批使用。

第二轮消费券共推出四种券面:60元面额,餐饮消费满200元每次抵用一张;160元面额,餐饮消费满400元每次抵用一张;240元面额,餐饮消费满600元每次抵用一张;400元面额,餐饮消费满900元每次抵用一张。

在使用规则上,(1)消费券仅限线下堂食,不可用于外卖点餐结算。(2)消费者在参与活动的商户线下堂食,通过平台支付结算时,自动享受满减抵扣优惠。消费券可与发放平台、参加活动商家的优惠叠加使用,在扣除平台、商户优惠后,单笔消费金额达到满减要求即可用券。(3)消费者使用消费券购买团购券,团购券的有效期与消费券一致。(4)消费券不得用于购买代金券、预付充值等领域。

“静安区商圈活力消费券”采用“先到先得”的活动形式,发完即止;消费者在支付宝平台进入活动页面即可参与活动;每轮活动每位用户每种消费券最多获取1张,共计3张;活动主办方有权视情况对消费券发放轮次进行调整。

第四轮消费券共推出三大类型、四种券面:运动潮流消费券:满1000元减300元、满300元减100元;美妆个护消费券:满1000元减300元、满300元减100元;餐饮连锁消费券:满100元减40元、满50元减20元。

在使用规则上,(1)消费券仅支持上海静安区参与活动的商户使用;(2)消费券须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作废,有效期为自发券之日起7日内。(注:第四轮消费券须在12月12日23:59前核销完毕,过期失效)(3)单笔消费仅限使用1张消费券。每张消费券一次性全额使用,不设找零、不可拆分使用,不能转让、转售、转赠,不兑现,伪造或变造无效;(4)用户出示支付宝的付款码或者使用支付宝碰一下核销时,自动享受满减抵扣优惠;(5)消费券可与参加活动商家的优惠叠加使用,以扣除商家优惠后的实际消费额享受满减抵扣优惠;(6)订单发生全额退款时,尚在有效期内的消费券可再次使用,退款后的消费券有效期不变。如退款时消费券超出有效期或有效期内订单部分退款,消费券无法再次使用。

黄牛:抢票转票、改IP地址都有办法

记者辗转联系到一位曾加入消费券套现组织的“黄牛”,对方透露,抢券的过程是有一批黄牛组织微信群上下线通过虚拟定位软件展开异地抢。核心大群有四五百人,上下游负责组织人员抢券的也有几百人,有些会利用软件自动“抓包”。而之所以突破了消费券申领的定位限制,据称是使用了一款叫“巨魔”软件用来设置虚拟定位。据其他成员透露,该名核心成员会在大群内放出需求单和利润金额,询问群组成员手头有无消费券,若有人回应,就会转入私聊进一步操作。

△有一批黄牛组织微信群上下线通过虚拟定位软件展开异地抢券、转卖

互联网从业人士分析,黄牛提及的“抓包工具”是个常见用来抢购的应用,可实现模拟真人自动抢购,速度比真人快得多,基本没有延迟。要取缔这类应用,只能通过添加各类防范手段。当前,为了应对这些漏洞,平台或服务提供商设置了一些抢购规则,来识别机器还是真人,与黄牛进行不断地博弈。

△据称,黄牛群有四五百人,上下游负责组织人员抢券的也有几百人,有些会利用软件自动“抓包”

在最终的交易端,卖家会和买家确认好餐厅是否能用消费券,并将消费券优惠后的价格截图发给卖家确认,证明自己确实有券。随后买家需要拍下闲鱼平台的链接,但不用付款,交由卖家改价。卖家会把价格改成“消费券优惠后的套餐价格+佣金”,然后买家再付款,卖家会发送用于核销团购套餐的平台二维码。等买家在线下餐厅消费套餐成功后,再点击收货,卖家的佣金才会到手,交易就此完成。

不少网友表示

难怪每次抢券都秒无

还有网友表示

一定要严惩这种行为

从源头上想办法杜绝

近日

上海警方就抓获一名利用抢票软件

“抢订”热门场馆热门场次使用权

再加价转售牟利的违法人员

伴随网球运动越来越热,“物美价廉”的公共体育场馆网球场成为网球爱好者的首选。但很多人想去体验运动的快乐,却“一场难求”。近期,有群众反映本市部分热门公共网球场“一场难求”,但一些热门场次却在网上被人加价转售,严重破坏公共体育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

对此,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会同徐汇分局立即组建专案组开展调查,迅速锁定并抓获违法嫌疑人夏某。

△嫌疑人使用多个手机号注册账号规避监管(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

经查,夏某利用抢票软件,通过场馆方网络订票平台对这些热门场馆网球场地进行“抢订”,再加价向他人转售牟取利益。其间,他通过使用多个手机号注册账号的方式,规避场馆方及相关部门监管。目前,夏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并处罚款,依法追缴非法所得。

今年7月以来,上海警方依托“砺剑”系列专项行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深入推进开展“黄牛”违法犯罪专项打击整治,共查处相关案件110余起,抓获涉案人员220余人。

上海警方表示,将结合公安部打击整治“黄牛”倒票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围绕本市热门体育场馆、活动,进一步加大网络和现场巡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倒卖、扰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市民群众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醒广大群众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通过正规渠道预约场馆,共同维护良好的体育场馆经营秩序。


↘来源:东方网阅读
推荐

知名男歌手上海站演出,被大喊退票!票务平台延长退票时间,发布最新提醒:谨慎购买!
3毫克就致命!男子因天冷进补严重休克,没有有效的解毒方法!
价格大跳水!下跌超80%!
上海接连发生,专坑老年人!菜场里,阿姨瞬间崩溃!警方揭秘套路→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THE END
点赞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