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毛基”频现,如何收场?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伴随市场的持续调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毛基”,不少知名私募旗下产品单位净值跌至0.6元以下。此前备受市场关注的“网红私募”业绩更是惨淡,比如云溪基金董事长阳勇、嘉越投资基金经理吴悦风等管理的产品单位净值跌破0.5元,5月天谷资产董事长陈同辉管理的产品单位净值跌至0.3元等。

潮水退去,缘何裸奔?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持续波动的市场对基金经理提出了更大的考验,部分私募风控缺位亦难辞其咎。

当基金净值跌入谷底,还能否搭出一条回到水平面的路?接下来如何收场?对此,很多私募无法给出答案,毕竟“五毛基”回本的基本要求是翻倍。

正如一位老牌私募创始人所言,“毛基”频现是对私募业的一次巨大考验,让更多基金经理感受到了“绝对收益”对于私募的分量,一旦抛弃这四个字,或许就失去了投资者信任这一立足的根基。(上海证券报)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THE END
点赞4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