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热议中国之声:茅台建言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东方智慧

文/李然

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长期发展之道?如何在时代变革中巩固永续价值?这不仅是任何一家企业的课题,更是超越行业、地域的共同愿景。

瑞士时间1月20日至24日,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吸引全球130多个国家地区的近三千名各界代表参加。这一极具国际影响力的非官方经济论坛,五十多年来已经成为全球政商学各界商议国际经贸交流、推进跨国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企业从1979年开始出现在世界经济论坛上,最初是通过这一平台了解世界发展趋势。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越发举足轻重,中国企业不再只是聆听者、跟随者,近年来开始反向借助国际舞台分享在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向国际输出中国式发展智慧。

茅台是今年达沃斯年会的明星企业。作为传统酿酒企业的代表,茅台今年关于传统与创新、发展与保护的思考成为达沃斯场活动的焦点,彰显出茅台作为世界知名蒸馏酒品牌的前瞻认知。

受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官方邀请,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代表茅台在论坛官方系列活动中国之夜、财新·达沃斯CEO午餐会、先行者联盟会议、腾讯财经2025冬季达沃斯愿景晚宴等活动上进行了主题发言,并与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斯瓦布教授等论坛主办方人士深入交流,分享了茅台ESG探索的成果、目标以及对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思考。

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是“智能时代的合作”,回应近年席卷全球的智能化大潮。

酿酒行业高度依赖熟练人才的技艺和长期酿酒的微生物环境积累,但同时也有进一步提升效率、优化工艺的追求,面对不断发展的智能化工具,传统行业该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放眼全球,国内外都有酒企提出推进智能化酿造,传统酿酒技艺的价值面临重估。

对于传统行业如何应对智能化时代, 茅台有切身体会。

在中国之夜发言时,王莉以茅台酒标志性的红丝带出发,指出茅台包装女工手工拴上红丝带这一步骤,实际上是茅台酒飞天文化表达的具象化体现,也是茅台展现人文关怀、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展现,其意义远不止一道简单的包装工序,蕴含的人文价值是智能化无可取代的。

一个企业能发展多年,一定有其坚强的内核。在王莉看来,对茅台而言,茅台的传统工艺以及茅台酒典型风格形成的物质、精神、人文内核要坚持不变,智能化时代的浪潮下,要变的是理念、模式、方法。

可以说,历经多轮经济、产业周期的茅台,结合自身经历充分论证,提供了应对时代变革的解题思路和具体操作举措,对其他传统行业企业极具借鉴意义。

王莉提出,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可持续发展、践行ESG成为当前主要发展理念;面对理性消费时代的来临,负责任营销将成为主流,线上线下结合给顾客提供体验价值、情绪价值的新营销模式,需要提上议事日程;在产业场景中,需要应用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茅台正在规划把大模型应用在园区管理、安防消防、客户服务、知识管理、包装物流等环节,甚至应用在传统工艺参数模型建设、微生物互作机理和代谢途径的研究中。

这当中,ESG理念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与践行长期主义的茅台不谋而合。茅台是率先积极拥抱ESG理念的中国白酒企业之一,近年来积极将ESG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在财新·达沃斯CEO午餐会、先行者联盟会议、腾讯财经2025冬季达沃斯愿景晚宴等活动上,王莉从多个维度详细分享了茅台积极践行ESG理念的实践探索,彰显中国企业在ESG方面的积极努力与显著成效。

王莉介绍,茅台在酒产业主价值链上主要开展“节能、降碳、减排、增效”,70多年历史上多次进行能源结构调整,从木材、煤炭到天然气,近年不断提高绿色能源比例,同时伴随着探索二氧化碳热泵、余热回收以及碳捕获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集成以解决降碳问题,此外通过测算茅台酒的“碳足迹”“水足迹”和“物质足迹”从而针对性开展降碳减水;在酒产业副产物利用方面已经产业化,实现了酒糟、稻草等酿酒副产物100%资源化利用,并在通过技术研发对窖底水等副产物进行功能性转化。

此外,努力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全球目标时间表不断推进,对各国企业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在达沃斯期间,茅台率先面向国际披露了全产业链减排目标。

在受邀参加先行者联盟领导人会议讨论时,王莉透露,茅台在对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后,把其碳足迹分为五阶段:原材料的获取、酿造生产阶段、产品的运输、产品销售环节、包装材料的回收和利用。

根据测算结果,确认其中一、二、五阶段是减排重点,结合实际将围绕供应链碳排放针对性开展两大方面工作:能源结构转型,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绿色化。

其具体包括电力100%采用绿电、探索集成先进技术替代天然气锅炉供能、捕捉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源再利用、研发酒瓶合理减重、减少纸制品用量、探索可降解材料利用、增加饮后包装物回收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上述举措,茅台的目标是2030年一瓶茅台酒的全产业链碳排放能减少20%。今年开始,茅台就将在中国省会城市全面启动饮用后包装物的回收资源化利用。

“茅台作为在全球极具标志性的中国品牌,这次在达沃斯分享ESG探索成果、披露中长期减排目标,对于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有极大的正面影响力。”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评价。

施懿宸指出,茅台提出茅台酒到2030年全产业链减排20%这一目标,无论是在酿酒行业,还是放在国内外企业界来看,都属于相当前沿。“目前在国内酒企当中,很少有企业明确宣示全产业链的减排目标,国际酒企中明确全产业链减排幅度并给出达成时间表的也比较少。”

除此之外,施懿宸指出,茅台围绕全产业链减排的努力,不仅对自身品牌和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有极大提升,对于产业链上的合作方也是一种赋能,对供应链优化、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都将带来促进作用。

“在ESG领域有个概念叫做非点源排放,比如酒的原料农作物就是在工厂之外,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非点源排放,如果茅台在推动全产业链能减排过程中开展相关研究,对于种植农作物的农户提供系统化、科学化支持,促进产业链节能减排增效,对于中国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带来帮助。”施懿宸认为。

正如王莉所说,酒作为一种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美食,起源于农耕文明,依赖于生态文明,崛起于工业文明,赋予酒人文本色、生态底色和时代特色。其含义是酒既有自身超越时代的特性,又在时代的交替中不断壮大。

面对一次次时代变革,茅台坚持做好自己,又积极拥抱时代,其核心是始终从有利于自身的长期高质量发展出发,其接下来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探索成果和总结思考,将为更多国内外企业贡献极具借鉴价值的东方智慧。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THE END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