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展望2025债券篇 | 债券依然是优质资产 关注城投债退出

1.璞远资产

2024年度回顾

2024年,化债主线贯穿全年,城投债收益率全线大幅下行、城投利差普遍收窄,尽管三季度机构赎回扰动,城投债跟随市场调整,但在化债政策支持下,修复显著快于其他信用品种。10月以来股市增长乏力,难以突破前高,叠加新一轮地方债置换政策逐步落地,城投债信用利差波动中收窄。总的来看,预计2025年城投债利差仍整体压缩。

2024年降存量房贷利率、降首付比例等地产政策放松节奏加快,2025年将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万科、龙湖、金地等未出险房企债券价格受到政策和舆情的影响大幅波动。而随着融创打响境内债重组第一枪,多家出险房企也将在2025年推进境内债重组,可以对相关企业予以更多关注。

在低利率叠加资产荒背景下,固收底仓附加权益资产的固收+产品可以提供收益增厚。24年权益市场波动较大,上半年整体跌幅较大,在Q4绝地反攻,全年主要指数收益均为正。板块方面,以AI为代表的科技和银行为代表的红利表现出了超额收益。

展望25年,由于整体政策支持力度较大,预计整体权益市场表现会好于24年。我们认为25年的整体行业机会聚焦在科技+消费,行业指数在科创50+沪深300。预计25年国产算力企业会明显受益,一些消费领域也会显著受益补贴。而转债在24年受到信用风险的影响,波动性显著增加。转债估值经历了较大的调整,不过目前已处于合理水平,我们预计未来向上或向下的空间均较为有限。

2.守朴资产

从2024年9月以来一系列已经出台的财政措施来看,措施更多是在解决存量的经济问题,对拉动经济的作用相对有限。站在当前时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下行至1.6%这个关键点位,在没有强有力且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政策发力时,经济面临的客观内忧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先前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没有太多阻力。但在当前利率水平,供给节奏、监管风险、机构行为都会影响利率走势,此时博弈分歧较大。

在经济承压的大环境下,风险资产上涨的空间是有限度的,资产的供需仍然是推动债市上涨的核心因素,资产荒还会继续延续。城投债的“一揽子化债”将会继续深化,境内行情相对稳定。可转可交转债则需要更多结合股市走向,参与偿债能力强、存量金额小、有下修意愿的转债将会有更确定性。总体看,债券市场的风险不大,作为理财资产配置的“避风港”作用仍比较突出。

3.禅龙资产

2024年信用债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整体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下面将从几个关键方面对2024年信用债全年走势进行分析:

1. 市场整体表现

* 年初至年中:2024年上半年,信用债市场在资产荒的背景下,机构转向久期要收益,推动超长信用债发行和交易活跃度提升,利差压缩至历史低位。

* 下半年:8-10月,政策密集出台,股债跷跷板效应、财政加码预期及止盈情绪强化,导致信用债市场出现三轮集中调整,低评级、长久期品种受影响较大。

2. 城投债市场变化

* 净融资情况:境内城投净融资收缩,境外债发行保持高位。

* 非标舆情:非标舆情频发,退平台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开启。

* 化债方案:化债方案逐步落地,中央和地方各显神通。

3. 产业债市场动态

* 发行量:产业债发行放量,净融资超1.7万亿,央企或成加杠杆主力。

* 行业基本面:行业基本面弱复苏,信用利差仍处历史低位。

4. 金融债市场表现

* 银行二级资本债:银行二级资本债不赎回风险降低,资本充足率稳步提升。

* 银行二永债:银行二永债发行量高增,永续债发行量较上年显著增加。

5. 12月市场回顾

* 债市行情:继11月突破前低后,年末债市迎来极致行情,在预期交易主导的背景下,各期限债券连破关键点位。

* 流动性操作:央行在12月的流动性投放操作变化显著,月初大额回笼,月中MLF到期仅部分续作,但月末通过国债净买入和买断式逆回购等方式补充流动性,为后续货币政策留足空间。

* 信用债表现:信用债整体偏弱,在流动性助推下有所补涨但未能全程跟随利率强势下行,利差被动走阔。

6. 2025年展望

* 资产真实价格:2025年债市将面对各类资产的真实价格,负债与资产不匹配的风险需重点关注。

* 信用债供给:信用债供给收缩几成定局,投资时机需更加细化。

7. 投资策略建议

* 逢调买入:推荐继续逢调买入的投资策略,信用债高息资产稀缺性增加。

* 关注城投债退出:重点地区城投债退出可能加速,央企加杠杆难成主流趋势。

8. 投资风险提示

* 经济失速下滑:经济若失速下滑,可能对债市造成不利影响。

2024年,高收益城投债市场经历了从年初的信用利差压缩到年中的调整,再到年末的回暖。全年来看,城投债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市场分化明显,低等级和长久期债券波动明显上升。

在配置上我们采取较为中性的策略。维持适度杠杆和久期水平,但细节上采取哑铃型配置,一方面配置一定比例中长久期资产,博取收益率下行资本利得,另一方面配置一定短久期资产保证组合流动性并提高抗波动能力。在债市筑底的过程中,根据债市波动的节奏抓交易机会,积极参与一级市场发行,提升一二级套利收益。

4.百奕投资

回顾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是高YTM策略的暴跌及大涨,由于此策略在前一年度运行良好,因此资金涌入明显但受到国九条及市场悲观情绪于六月份开始暴跌,使的到期收益率远超过相同评级的信用债,市场更散布低价转债的流动性风险及违约风险,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以退市的广汇转债及违约的岭南转债为例,投资人都有相当充裕的时间卖出止损,我们认为转债的违约风险及流动性风险高估,简单不持有半年内到期的转债配合高流动性的市场即可解决。2024年7月若建构一个高YTM的投资组合反向入市持有到年底可获得30%的收益,这也是我们实际行动发行了特殊机遇的高收益债产品收益,中国转债市场的条款全世界最优,投资转债市场把握好原则向来只有价格风险而非违约风险。

展望2025年由于转债市场于2019年开始迅速增量,5-6年的存续时间,进入2025年到期的数量开始较为快速增加,另外由于发行审核的节奏放缓,预期整体市场估值提升可以期待,可以关注两只银行转债中信转债及浦发转债的到期体量有570亿,关注资金外溢到其他标的影响,今年转债市场的估值提升可以期待。

5.利位投资
1.站在2025年的起点,公司如何看待今年的债券投资?在策略上相比于去年会做出哪些变化?

我们认为2025年债券依然是优质资产。因为经济基本面整体上有利于债券,需要货币政策的宽松支持;经济转型不走老路,也意味着不会像过去拉动投资和地产大量消耗资金推高利率。因此债券面对的环境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不过,在有政策重大调整的时刻需要快速做好应对,这也是策略上和去年相比会做出改变的点,整体上顺势而为,在政策变化时会采取更大力度的对冲风险。

2.从投资品种来看,机构普遍对可转债兴趣盎然,贵公司今年是否也看好可转债?原因是什么?在可转债标的的选择上更看重哪些要素?

可转债市场一直是我们持续跟踪的领域,在经历了国九条冲击后,转债市场在24年3季度的估值已经很低了,所以我们去年10月份就开始布局了可转债资产。按照我们自己的估值模型来看,目前估值分位依旧比较低,大概20%水平,所以对于转债的估值修复依旧保持乐观。

我们对于转债的标的选择是基于量化多因子的思路,估值类指标(纯债、转股以及隐含期权估值)和量价类指标是重点方向。

3.在地方政府化债背景下,城投债信仰似乎又回来了,贵公司如何看待目前的城投债投资价值?在城投债投资方面哪些机会和风险值得关注?

随着利率债收益率曲线的全面下行,债券资产的回报率走低不可避免,但信用债仍然享有利差空间,可以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率。

展望2025,城投仍将享有良好的宏观政策和货币环境。随着化债的深入和金融资源的持续导入,城投债信用风险较低;但债市利率化和市场久期的普遍拉长,流动性冲击和利率债调整的影响会被放大,需适当关注流动性和宏观基本面信号。

4.十年期国债持续下行后,利率债投资难度加大,这方面公司有何应对?对利率债投资价值如何判断?

十年国债利率下行幅度较大以后,基本计价了今年潜在的降息幅度,当下利率债配置价值较低,但具备交易价值,可择机交易。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私募荟》由梵星财经、泽募家联合推出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THE END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