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2025年开年以来,政策持续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助攻”。
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1月22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和公募基金共五大类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3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06%。作为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保险资金,在做好资本市场“稳定器”方面被寄予厚望。
需要注意的是,《方案》明确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也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的长期资金。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也表示:“第二批试点基金春节前先批500亿元马上到位。后续还将根据保险公司的意愿和需要逐步扩大参与试点保险公司的数量和基金规模。”
多家大型险企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方案》展现出引导保险资金成为坚定价值投资者的政策导向,促进保险资金充分发挥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的优势,实现跨周期投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险资增持正当时?
《方案》提出,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及实际比例,以提升商业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参与度。
肖远企表示,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或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经超过4.4万亿元。从保险资金运营来看,资本市场和未上市企业是主要投资方向。目前保险资金对股票和权益基金投资占比为12%,对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占比是9%,合计21%,反映出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在长期投资方面的优势和决心。
新华保险(601336.SH)方面对记者表示:“《方案》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卡点问题,指明了险资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资本市场的方向任务,高度契合新发展阶段险资运用的客观要求。新华保险将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资产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将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加快投资能力建设和投资模式创新,为实体经济增长和发展转型提供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人保资产方面对记者表示:“将继续秉持长期主义和耐心资本经营理念。一方面,不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持续引导金融资源向关键领域聚集;另一方面,拓展投资模式,陪伴优秀企业成长。”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高速增长的保费规模对投资产生了较大的配置需求。与此同时,在国内长端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险资增配权益投资成为大势所趋。
本报记者统计,2024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达到20余次,创下近三年新高。从行业分布来看,被举牌上市公司涉及公用事业、环保、交通运输、医药、银行、电力设备、零售等领域,显示出险资在投资布局上的多元化趋势。
2025年开年以来,险资密集现身私募市场,为中长线投资布局蓄力。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2025年1月份,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港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家保险公司相继参与新设立私募基金。
促进长周期考核是关键
“保险公司投资股票还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加大股票投资也是当前保险资金资产配置比较好的策略和选择。”肖远企公开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险资入市仍有空间,但如果按照原来的老办法对险企的资产端进行考核,很难体现保险资金价值投资。例如多数险企投资以一年期考核为主,而市场周期往往为三年到五年,如此“错位”容易造成险企投资行为短期化。近年来,各方对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的共识和诉求较突出。
此次《方案》明确提出,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细化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支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充分发挥专业投资优势。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公开表示,下一步将按《方案》要求,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的入市,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的考核制度进行修订。
中国人寿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将引导险企更加注重稳健经营、长线投资,有助于提高险资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意愿;《方案》允许商业保险资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有助于保险资金以更多元方式参与优质公司的长期投资,发挥耐心资本作用,优化战略投资者结构。
中国太保(601601.SH)方面对记者表示:“作为‘耐心资本’,通过拉长考核周期,保险资金能够在市场短期波动中保持战略定力,专注于长期价值的创造。同时,在当前利率下行的环境下,推动险资入市不仅有助于实现资金、资本和资产的良性循环,还能提高保险资金配置的灵活性,促进其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
针对下一步工作安排,国寿资产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对记者表示:“一是完善耐心资本配套机制,树立以长期业绩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创新容错机制,加大长周期业绩考核比重,增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行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二是加强重点领域投资,持续优化资金投向、拓展投资领域,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三是发挥机构投资者价值发现功能,持续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对投资标的的价值分析、准确定价、价值提升、风险管控等能力,助力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此外,对于参与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中国太保方面进一步表示:“首批试点基金设立以来,运行顺畅,投资绩效优秀。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保险资金作为长期投资者在股票投资方面的实力与能力,也提振了市场对股市投资的信心。公司持续看好加大长期股票投资力度的前景,并积极研究参与其中。”
(编辑:李晖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梵星网创作者,不代表梵星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网页内容均来自网络采集,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司联系。
暂无评论内容